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1 16:08: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070字。东昌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卷
语 文
一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2008年新年伊始,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连中几元”──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2007年十大好书,《丧家狗》以得票第一而当选。
《中华读书报》发布2007年度十佳、百佳入选图书,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称道:“他们推荐的不是畅销书,而是有价值的好书。”《丧家狗》一书“与有荣焉”。
《南方周末》“致敬2007”盛典在京举行,《丧家狗》是荣获“致敬”的年度图书,另一本是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
以上是笔者所看到的信息,不知是否还有别的,但仅此也可以说《丧家狗》端的不俗了。
然而,去年5月《丧家狗》甫出,即遭遇骂声一片,骂者是那些拜孔颂圣的人士。他们一见“丧家狗”这个书名,就怒火攻心,骂作者贬孔辱圣什么的。笔者在网上还看到“海外人士”的一篇东西,说中国大陆丑诋孔子、包藏祸心云云。真是无知、无聊得可笑。史书典籍上分明记载着,孔夫子本人对“丧家狗”这个比喻,并不认为有辱于己,那个郑人称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固然是有点讥讽的味道,但孔子却说“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至于说我像丧家之狗,对呵!对呵!”)李零读出了孔夫子当时内心的悲凉,也深悟到夫子以“丧家狗”自况的真意,认为“丧家狗”其实就是“理想主义者”的一种隐喻,他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有学者指出:“在尊孔的旗号下几乎把孔夫子描绘成了权势的‘看家狗’,要说糟蹋孔夫子,真是莫此为甚了。幸有李零的书在,真还是可以给夫子挽回不少形象的。”而那些个骂者呢,显然既缺乏孔子的幽默感,也少了些夫子要求于君子的“温文尔雅”。
《丧家狗》得以评为2007年年度图书,更在于它是一个阅读《论语》原典的好文本。著者李零是一位经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学者,曾师从张政烺从事殷周铜器金文的研究,还参与考古发掘,对简帛古书进行校读、考辨,这些深厚的学术基本功,正是他解读《论语》原典的“利器”。其解读的第一步是训诂,即解释《论语》中字词的确切意义,这也是研读任何古籍不可舍略的一步,若不把这一步当回事,望字(词)生义,郢书燕说,那就难免会造成误解,甚至闹出笑话来。况且训诂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训就怎么训的,如果连常识也不顾地无端臆“训”,便误人子弟了。
李零当然不是那种冬烘学究式的训诂家,其训诂不是把人们头脑弄晕,而是要让读者明白,从而对《论语》原典能有真切的理解和把握。他解说的语言晓畅、爽利而且风趣,或对语出有因作说明交代,或由此及彼借题发挥,让读者在饶有兴味中加深
读解。
比如解说孔子的“不惑”,如此写道:“‘四十而不惑’,孔子在鲁国出名后,开始出国游学找工作。34岁,他到周都洛阳,向在王室图书馆当差的老子问礼。35岁,他到齐国找工作,齐景公说,不好安排。……孔子短暂出国,回到鲁国后,没官可做,只好死心塌地做学问。35岁以后,50岁以前,他一直在家读书习礼,教书育人。40来岁这阵儿,他全力治学,越学越明白,当然也就‘不惑’了。”
要言不繁地讲了孔子找工作(谋仕)和治学的这段经历,读者也就弄清楚孔子为什么要说“四十而不惑”了。
在“致敬2007”活动中,有学者如此评说:“李零的《丧家狗》,还孔子以平常人的精神面貌。”笔者认为,这正是《丧家狗》的最可贵之处。李零以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信实的解说,去除涂抹在孔子身上的层层“圣”彩,这是符合孔子的本意的———我们从《论语》中清楚看到,夫子从来就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圣人”。
李零说:“我才不管什么二圣人、三圣人怎么讲,大师、小师怎么讲,只要不符合原书,对不起,我概不接受。……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他坚持着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何况他也不“独”,《丧家狗》连中几元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此,笔者也想以区区小文来表达一下对李零教授和《丧家狗》的致敬!
(作者伊人 选自2008年2月15日《解放日报》)
1.“连中几元”涉及到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文化常识“连中三元”,“三元”即 元、会元、状元。“元”是 的意思。(2分)
2.请简要概括“仅此也可以说《丧家狗》端的不俗”中“此”的指代内容。(3分)
(1)
(2)
(3)
3.对“丧家狗”这个比喻,孔夫子本人并不认为有辱于己,是因为
。(1分)
4.《丧家狗》得以评为2007年年度图书,其理由是:(4分)
(1)
(2)《丧家狗》一书是阅读《论语》原典的好文本。
(3)
5.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A.《丧家狗》一书因作者“丑诋孔子,包藏祸心 ”,遭遇了那些拜孔颂圣的人士的
一片骂声。
B.李零能对《论语》原典有真切的理解和把握,因为他是一位经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学者,不是那种冬烘学究式的训诂家。
C.《丧家狗》是一部对《论语》中字词的确切意义作解说的书,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由此及彼,也不借题发挥。
D.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这与他周游列国找工作(谋仕)和回鲁国后一心治学的经历密切相关。
E.《丧家狗》一书的作者对《论语》原典坚持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解说,不盲目接受别人对原书是怎么讲的。
6.这是一篇向读者推荐好书的文章(也即书评)。请根据本文的内容,分条概括出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素。(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9分)
遗失的夏天
季晓燕
① 日子是冒着烟的草绳儿,断断续续冒着闷烟,终于“訇”地蹿起一团火,一路烧下去了。
② 蝉鸣大噪。
③ 上午十点往后的阳光是完全煮沸的糖浆,流到哪儿粘到哪儿,流到哪儿烧到哪儿,滋滋地冒着滚烫的泡泡。
④ 只有蝉和孩子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每一只蝉开始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期,在它们挣开一层盔甲似的外衣奋力鸣叫的时候,是绝不会想到之前在地下某个黑暗中长达几年的潜伏,也忘了地面到枝杈间一段漫长的旅程。若不是那样,大概会保持沉默,失去歌唱的勇气。现在它们蹲伏在村庄的每一棵树上,每个枝杈间,只要不觉察到来自外界的危险,是可以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趴在同一个地方的。
⑤ 孩子从树下过,最初的吸引已过去。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树下的壳,一百个知了壳一毛钱。最初只有一个孩子在寻找,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出动了,拎着尽可能大的蛇皮袋子。没有人愿意妥协一下带小一点的物件。这个看上去似乎永远装不满的家伙,盛着他们一整个夏天的计划。一开始他还记着每天的成绩,想着夏天结束后可能会换来的新玩意儿,后来就不管不顾了。他的知了壳是那么漂亮,有些甚至完美——主人早已爬出去,壳还紧紧贴在树干上,像是随时要上到顶端。拿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下来,放手心上,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警惕,让人怀疑下一秒里就要振翅而去了。只是背上的一条缝泄露了内部空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