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17 7:48: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50个字。
  一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主要思想
  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作为意象,用大海比作思想,用群山表示困难重重,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征途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7年考人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0年离开北京《诗刊》社。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程及创造性写作课程。
  著有诗集《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游动悬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王家新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楼梯》(英译本,伦敦威尔斯维普出版社,1993)、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没有英雄的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坐矮板凳的天使》(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在山的那一边》(《长江文艺》1981年第5期)等。
  另有编著《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当代欧美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论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3)、《叶芝文集》(三卷本,东方出版社,1996)、《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三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