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第一部分: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
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奇、最有魅力的文字之一,是表意文字,又因其形体特征被称为“方块字”。汉字经过6000余年的发展,其演变过程为: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以上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二、汉字造字法简介。我国古代分析汉字的造字法(包括用字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①象形: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是独体字,无论笔画多少都是囫囵一个字,不能再加分析。常见有人体类,如人、女、心、目、自等;动物类,如犬、牛、羊、虫、鱼等;植物类,如木、禾、米、竹、瓜等;器物类,如刀、弓、斤、册、网等;天文地理类,如山、水、日、月、雨等。②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也是独体字,至少有一部分不能独立成字。常见有象形字加符号类,如刃、本、末、寸、甘等;纯符号类,如上、下、一、十、廿等。③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它的基本特点是用象形的方法达到表意的目的。它不是纯粹的象形文字,而是已由象形文字变成表意文字了。常见有从、比、旦、休、见等。④形声:形旁和声旁并用的造字法。在汉字中约占90%以上。常见有江、桃、财、按、想等。⑤转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相互解释的用字法。如考、老。⑥假借:音同而义异的借音字。语言中有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如求、来、然等。
三、《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要求汉字字形知识点着眼于汉字书写正确,重在识别和记忆。能力要求为A级。具体说来:掌握3500常用汉字和次常用字,以《汉字简化字总表》为依据;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知识,掌握造字法和结构的规律;能辨析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高考中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以辨析别字为主(错字放在语言应用及作文中考查)。错字指写得不是字的字,形成错字的原因主要有增减笔画、写错偏旁、写错形体、乱简化等。(例见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P233,《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1993—2003年字形考查列表:
年份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分值 2 5 2 2 2 2 3 3 3 3 3
主要考点 同音异义字 成语中的字、音同形似义近字 形似字、常用词语 同音形似近义字 同音字 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形近字 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
观察可知,字形的考查重点是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多音多义字、形似字和同音字:从测试的角度看,近几年多考音同易错字、多音多义易混字、形似易混字、形似音同易错字。由于制版的限制,一般只考别字,而不考错字。因此,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字形是复习时要把握的关键。解题的方法是:①“据义定形”,如2001年试题中“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会”是融合之意);“气慨”应为“气概”(“概”是指气度神情);“调蔽”应为“凋敝”(“敝”为破旧衰败之意)。②勤查字典,特别要对成语的来龙去脉搞清楚。④平时就要读准字音(包括声调),这是辨别错别字的好办法。
四、别字指用错了地方的字,形成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偏旁同化造成错误。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有些常出现偏旁位置的颠倒而形成错字。如把“跋涉”的“涉”写成“足”旁等。②因形旁混淆造成错误。如把“树梢”“寒暄”“呕心沥血”误写成“树稍”“寒喧”“沤心沥血”等。③因声旁混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