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三单元复习 (A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赎罪(shú) 游说(shuì) 估计(gū) 气氛(fèn)
B.泯灭(mǐn) 蜿蜒(wān) 绽开(zhàn) 噩耗(è)
C.戳子(lù) 惩创(chuànɡ) 描摹(mó) 累赘(zhuì)
D.蜕变(tuì) 寥落(liáo) 啃噬(shì) 耸峙(shì)
【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辨识能力。A项,“气氛”中的“氛”应读为“fēn”;C项,“戳子”中的“戳”应读为“chuō”;D项,“耸峙”中的“峙”应读为“zhì”。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雕象 繁芜丛杂 永葆生机 砥砺品格
B.抱复 浅尝辄止 百折不绕 无济于事
C.缔造 风华正茂 享誉中外 梦寐以求
D.磐石 豁然开朗 义愤填鹰 摇摇欲坠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汉字的字形辨别能力。A项,“雕象”中的“象”应改为“像”;B项,“抱复”中的“复”应改为“负”,“百折不绕”中的“绕”应改为“挠”;D项,“义愤填鹰”中的“鹰”应改为“膺”。
【答案】C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_______,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②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_______的地方去,磨练意志。
③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_______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④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心,消除_______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使两岸关系有一个新的发展。
A.萌芽 坚苦 以至 阻止
B.萌芽 艰苦 以致 阻挠
C.端倪 艰苦 以至 阻挠
D.端倪 坚苦 以致 阻止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端倪与萌芽:端倪是指事情的眉头、头绪、边际的意思;萌芽是指事物刚刚发生或新生的未长成的事物的意思。坚苦与艰苦:坚苦是指坚韧刻苦的意思;艰苦是指艰难困苦的意思。以致与以至,以致是指表示下文是上文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是指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阻挠与阻止:阻挠是指阻止或暗中被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的意思,阻止是指使不能前进,使停止前进的意思。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苦卓绝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B.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C.如果国家安步当车,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危言耸听的情况公之于众。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A项,“坚苦卓绝”是指(在艰难困苦中)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坚忍不拔”。C项,“安步当车”是指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安之若素”。D项,“危言耸听”是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骇人听闻”。
【答案】B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悼念、尊敬和爱戴。
B.只有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C.近来,这一带湖面上荷叶田田。一片浅碧深绿之中,已有了数点嫣红。
D.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像,可是那第一个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属于语序不当,应该把“悼念、尊敬和爱戴”改为“尊敬、爱戴和悼念”;B项,前后分句是表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应将“只有”改为“只要”;D项,整个句子陈述的主体是“人”,应在句首加“用”。
【答案】C
6.比较下列各句,选出表达效果较好的一项( )
①我虽没有亲见,但我知道刘和珍君是欣然前往的。
②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将更奋然而前行的是真的猛士。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第②句停顿比第①句多,更能准确地表达作者当时深痛的心情;第③句比第④句语气更坚定,强调“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希望。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