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一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14 22:01: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500字。嘉兴一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2009.10)
高二 语文
命题:朱仿泉 审稿:王素芹
第一部分:名句默写与文言文翻译(13分)
1.名句默写:(5分)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2)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 , 。
(3) 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 __。
(4) 三五之夜, , ,风影移动,珊珊可爱。
2.古文翻译:(8分)
(1)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翻译:
(2)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翻译:
(3)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翻译:
(4)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翻译: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6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等单位发起的网络签名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重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浮躁。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在我看来,中秋文化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文化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思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