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三、四、五、六、七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
〔基础性检测〕
1.下面加黑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尚(崇尚)往来 仪节(礼仪)
残羹冷炙(烤肉) 孱头(卑劣的人)
B.冠冕(帝王的礼帽) 国粹(精华)
不瘟不火(急促) 过犹(如同)不及
C.满目疮痍(创伤) 民生凋敝(困苦、衰败)
自诩(夸耀) 朴字见色(陈旧)
D.触(触动)景生情 耳提(揪)面命
高屋建(建设)瓴 各行其是(认为对的)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就意味着:它同时要具备绘画和音乐的特点,有色彩、有音响地来描写生活和反应思想。
B.其实“绿”也罢,“闹”也罢,好处就在于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划了春天蓬勃的生机。
C.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复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权利。
D.找到可以相信的论证吧!把这些缀着宝石的墙壁砸碎,带着喧嚣和轰响扔在地上吧!
3.下列空缺处应填入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1)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造的内销产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2)或者在商标上(3)包装上(4)说明书的图片(5)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A.(1)。(2);(3)、(4)、(5)或
B.(1):(2)。(3),(4),(5)、
C.(1)。(2),(3)、(4)、(5)和
D.(1):(2),(3),(4),(5)、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虚词是( )
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 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政策, 要长期保持稳定。 ,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 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A.假设 必定 虽然 假使 B.如果 必定 当然 假使
C.假使 一定 虽然 即使 D.如果 一定 当然 即使
5.下列一段话的中心句应是( )
①大概是因为古来文人因袭之风太盛罢,所以较进步的文艺批评家赞美“自成一家”的“独创”。②然而此种赞美也只限于文艺的形式方面,小自用字炼句,大至所谓“风格”。③至于思想方面的“独”就受到大大的限制了。④倘若不离乎“中庸之道”,那批评就是“好与人立异”,这已经是褒少贬多的口气;倘若跳出“中庸之道”的圈子,那批评就会说它是“怪僻”,而且意在“惊骇世俗”了。⑤最后一着,是把“离经叛道”的罪状加于思想上太“独到”的人们。
A.① B.② C.③ D.⑤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②我们要从高中开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③创建于延安的北京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④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已将近400人。
⑤尽管风雨多么大,我们也要坚持赶到目的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