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备课人:王良伟
教学目的
一、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三、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设想
一、本文故事性很强,可以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对照理解和使用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中三个故事的大意。
二、重点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对于重点词语,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要结合语境讲清楚,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些词语。古今异义词:指示,约束;名词活用动词:刃、衣、舍、前等;使动用法:完、急、破、归等;虚词:以、之;被动句和判断句等,都要一一讲清楚,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学时数 四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由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导入新课。
二、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部分为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三部分为渑池会的故事
第四部分为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三、分析第一部分
1、学生朗读
2、问题:
(1)介绍两人为什么一详一略?
明确:地位悬殊。
(2)这两段除了采用一般的传记写法介绍两人基本情况外,从全文结构上看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设伏。首先是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蔺相如为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在和氏璧问题上连赵王、廉颇无计可施,是他这个小小的门客解决了难题,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任务。其次为负荆请罪故事中廉颇不服设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