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与人类》教案
- 资源简介:
约4590字。 自然界与人类
教学目的:
1.学习对照、比较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有关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精辟论述
2.学习课文运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
3.学习课文运用翔实的资料来支持观点
教学重点:从文章运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运用翔实的资料支持观点入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们先来读一篇文章《受难的自然界与一个黑色幽默》:
人是心灵上的两栖动物。虽然他的肉体只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但他的灵魂却可以同时居住在现实界和理想国。然而,如果人把他正在毁灭的世界当作理想国的话,那么,人的两栖品格就显得有些荒唐了。不幸的是,对于濒危的自然界而言,这却是一个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现实:人类把自然追杀的几乎无家可归之后,又把回归自然当作最高品味的享受和理想,自然界在受难的同时又成为人类的托梦之所,回归自然在自然界的全盛时代不会成为人类的理想。正因为自然界的濒危处境,喜爱稀有事物的人类才会想到占有尚存的自然界。但是在自然界以经接近无家可归的地球上,我们要回归的自然在哪里?在日益扩张的城市中吗?城市是一个生长高楼大厦的地方,而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是死去的大地和山脉,所以城市只能是自然的墓地。当然我们可以在高楼大厦的间隙种上花草和树木,然后像观赏盆景一样玩味它们,但是这些经过精心修剪的植物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得上自然的存在,而是某种类似于家畜的东西。于是我们只好把目光从充斥着噪音、废气、垃圾、钢筋、水泥的城市上移开,把希望寄托在农村,祈盼能在那里找到可以回归的自然界。然而用不着细致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农村不过是城市的傀儡,生长在那里的植物已不再是纯正的自然之子,而是化学和工业的后代。那里所谓的自然界不过是工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为欲望旺盛的城市提拱消费原料的场所,人们在那里播撒化肥和农药,砍伐早已形单影只的树木,追杀比出土文物还要稀少的动物,掘地千尺地寻找黄金和矿石,把仅存的自然界变成尸体,交给作为自然界墓地而存在的城市。说到这里,也许某些心存侥幸的人们会想:城市和农村基本上都属于陆地范畴,但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因此,我们还有可能在海洋和天空中找到纯正的自然。虽然我不忍心让人们的希望进一步破灭,但却不能不以一种尊重事实的态度告诉他们:现在的海洋不过是人类的污水池,地球上最大的废品仓库,水生动物的受难之所,战争的广场,总而言之,人类在陆地和海洋上的所有愚蠢行为的后果承担者;至于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