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2004年高考“标点”题的解答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邮编:225700)
2004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全国及各省自主命题的“标点”试题,笔者归结出“标点”误用的诸多警示,供广大考生参考。
警示一:含有疑问词的句子误用问号
含有疑问词的句子如果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此时表示的是陈述语气,不能使用问号,根据情况使用逗号或句号。这是今年命题的重点,各省试卷几乎都有涉及。如:
① (全国卷第5题D项)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② (浙江卷第6题A项)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③ (广西卷第5题B项)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④ (湖北卷第6题A项)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⑤ (江苏卷第3题 C项)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⑥ (湖南卷第6题C项)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以上六例,虽然都含有疑问词,但①②两句都在主语的位置,两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③~⑥都作宾语,也表陈述语气,第③、④句都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第⑤句把句末问号改为句号;第⑥句两个问号都改为句号。
警示二:选择问句之间误用问号
选择问句中间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问号。如:
(天津卷第6题B项)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本句为选择问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警示三:总括句前误用逗号
表示对上文几个分句所陈述意思的总括,该句前应使用冒号,不能使用逗号,也不能用分号。如:
(江苏卷第3题A项)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本句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一句是对前面三个分句的总括说明,因此应将“辉映”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警示四: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数字连用时如表实指,应用顿号;但如表概数则不能用顿号。如:
(福建卷第5题A项) 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本句中“二、三十米”是概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