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40个字。
《雪》教学设计
安徽省舒城县百神庙镇中心学校;胡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识记并理解本文的生字生词;把握课文的语境和思路;理解作者的感情逻辑,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领会本文内容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感悟课文内容,品析文中两幅雪景图。
了解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简介作者
1、导语。
雪是快乐的精灵,它或灵动,或飘逸,总能引人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用生花妙笔描绘它,用溢美之辞褒赞它。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告诉我们,雪是清冷的;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告诉我们,雪是轻柔的;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告诉我们,雪是洁白,壮丽的;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又告诉我们,雪是调皮的。
面对雪景,一向冷峻的鲁迅先生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心情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抒情散文诗《雪》,随着鲁迅先生一起赏雪景、品雪性、悟雪情吧!
2、简介作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三心集》、《二闲集》等。
3、简介散文诗。
散文诗: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诗歌的一个部类;用散文的形式表现诗的内容,以抒情为主,多用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不分行也不押韵,不太讲究节奏,写法很像散文;篇幅很短,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寓意和诗的意境。
4、背景简介。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