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ppt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mp3
  • 资源大小: 23.4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6 11:54:2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这是公开课的课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制作精美,并附有学生预习的学案,教师上课的教案,约2730字。
  苏轼词二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廖剑明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二、导入:苏轼的诗词很多时候从生活、自然的现象联想到人生的哲理,或以此抒发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你能从学习过的苏轼的诗词举例吗?
  《赤壁赋》《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
  三、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芒鞋:草鞋。
  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⑶料峭:形容微寒。
  3.背诵课文。
  四、分组讨论
  1.问题一: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明确一:面对大雨,“莫听”表现其超然物外的态度,“何妨”和“谁怕”则不只是超然物外,甚至有点向风雨挑战的色彩,“吟啸且徐行”表现其潇洒安闲和泰然自若。这体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倔强的性格
  2. 问题二:竹杖芒鞋虽然轻便,但在雨中使用,难免拖泥带水,不能与骑马的快捷相比,但作者为什么说它们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明确二:这里的轻快不是指行走的轻快,而是指心情的轻松,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杜甫的“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中的“轻”意思相同。既然心情轻松,大雨又怕什么呢?“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
  3. 问题三:“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自明确三:然界的风雨;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4. 问题四:“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体验?
  明确四:开始作者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作者常常能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这里的“料峭春风”似乎喻指“人生的逆境和政治的风雨”,而“山头斜照”则似乎喻指“人生的希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