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2 7:27: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86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次教研活动名为“教坛新星精品课展示”,我理解的展示就是汇报演出。教坛新星已经发了一张纸,算是证书。2008年9月9日还给戴了一朵大红花,算是荣誉。虽然这纯属偶然,但于我这是人生头一回,一个46岁的教书匠,任何激动都是不应该的。现在,安庆市教研室要将我们“拉出来遛遛”,看到底“是骡子是马”。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更愿意自己有所进步。但是不是能够上出“精品课”,却不敢做任何承诺,因为一堂课成功与否受制于很多因素。我愿意展示自己的真实和诚恳。
  高二《语文》必修课教学已经结束,选修的“选”有无穷的空间。而我十分看重《先秦诸子选读》,因为《语言文字应用》是对学生“语基”知识、能力的系统化,中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分文体阅读其主旨还是在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这些课可多可少。唯有《先秦诸子选读》不仅是对古文与古文本集中而突出的亲密接触,更因为较系统地对接了中华民族先哲的思想而将产生突出的文化学意义。在我看来,现代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思想和文化的传统正处于放逐、迷失之后的恢复时期。我们不得不时刻反思,我们现在到底应该信仰什么?我以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是不应该被放弃的,且应该体现在全民基础教育之中。因此,引导中学生阅读先秦诸子就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但必须思考的是,先秦文化以及《论语》《孟子》等的精神并没有在我们当下的文化生活中消失,应该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们国家的政治政策之内,这只需要我们正本清源,略做引导就可以明了,可以弘扬。这也就是国家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颁布富民政策的依据。当然也是前一时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教授讲《论语》大受欢迎的原因。不管我们的祖国过去经历了什么,先秦诸子作为思想文化先驱,他们的脉搏始终在中华大地跳动。
  解读《论语》的视角有很多,但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从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等视角来做专一解读了,我看还是应该从语言的视角入手解析更好,因为语言的蕴含总是很丰富的,学生在语言阅读中自然会触类旁通,领悟到更多。
  我希望学生能够比较古今汉语的异同,领悟孔子课堂的随意与活跃气氛,学习谈话艺术,把握思考与学习的方法。这是很重要的,据此拓展语文课的人文内涵。说白了,《论语》其实就是孔丘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是孔丘老师学生们的听课笔记。学生如何提问,老师如何回答,不仅体现了孔丘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更体现了课堂的谈话艺术,以及师生相处的和谐的人人关系。这里有十足的美感。我们应该在阅读时好好享受一番。所以,我拟定的第一个教学重点是“感悟语言,享受语言”。
  本课辑录的《论语》段落有个核心问题,“仁”。孔丘老师的学生都纷纷提问,孔丘老师也一一回答。但“仁”的内涵是什么?我们也要有一个核心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阅读之后,我希望学生能够自己表达,什么是“仁”,并最终把握“仁”的核心思想。我设置的第二个重点是“领悟‘仁’的思想,说出‘仁’的内涵”。
  经典重读,经典的当代性是不可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