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0字。同课异构教案,教学思路清晰,由读而品,再到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鹧鸪天 桂花》
东莞大中学 刘伟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意,把握桂花形象。 2 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3 鉴赏词作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词意,把握桂花形象 分析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学习选修一的目的谈起。(同学们,我们学习选修一的目的是什么?(生答)从大的方面说是提高自己的才智和情操,学习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说现实点就是刚才同学所说的,我们的考试有一道分值6-8分的“古诗词鉴赏题”,希望通过对选修一的学习,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技巧,尽量拿多点分数。
二. 解题,走近作者
(一)复习词的相关知识
宋词知识知多少?
1.词又称作( )
2.《鹧鸪天 桂花》这首词中,“鹧鸪天”是( ),“桂花”是( )
3.大部分词作分为二段,段的学术语是( ),一般情况下,上片多为写景叙事,常用的表达方式( ),而下片多为表达词人的思想情感,多用( )的表达方式。
4.宋词的风格流派主要有( )和( )两派,前者代表词人是( )和( ),后者的代表词人是( )和( )
(二)了解李清照词作特点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三. 读词,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朗读并思考:词中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1.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描写 议论
2.哪些是描写?哪些是议论?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描写)
(议论)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四.品词,鉴赏形象
1. 课文是怎样描写桂花的特点?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