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ppt9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五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0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28 10:54: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附带教案。说“木叶”》教案
  淮北七中语文教研组
  姚根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古诗词名句 。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整体把握的能力。
  2、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设想:
  本文是篇文艺随笔。课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并对我国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
  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发现问题”和“重点研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宏观把握文本内容,研讨“树”和“木”的不同艺术特征;为了贯彻“教,是未来不教”的宗旨,在已经研讨出的“树”和“木”的不同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有选择多途径地让学生含英咀华、体会课文所选部分诗歌的意蕴,并以此类推,拓展迁移,以便学生在鉴赏的实践中提高能力,获得审美体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幅秋叶图,引出杜甫的《登高》,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涉及古代诗歌语言的文艺性随笔,作者在这篇随笔中阐明的观点是什么?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2、作者是从怎样的个例分析中阐明观点的?
  从古代诗歌中“木叶”(“落木”)与“树叶”的不同艺术特征的对比分析中阐明观点的
  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4-6段,说说 “树”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