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0个字。
《北海的早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2、反复朗读,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美点,品味语言美,感受美的情操。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语言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北海的早晨》。
北海位于北京市中心,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有“世界建园最早的宝城御园”之称,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它十分赞赏。北海还素有人间“仙山楼阁”之美誉,
那么当代女作家斯妤笔下的北海的早晨又将是怎样的一幅幅美景呢?
二、指导散文阅读
感受作品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发散迁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幅“北海美景图”。
四、感受作品
1、想一想,读了课文,你初步感受到了什么?
2、文章场景的描写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请找出表示时间的语句。
3、黎明时分、晓月渐露、太阳升起时,作者分别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美的画面?
抓住每幅画的观察顺序和描写的景物:
1、黎明时的朦胧画面。为了突出北海的美,由岸边到湖面,先借山峦树木、台榭楼阁、柳树、灯光这些岸边景来映衬湖面宁静之美,然后用迷蒙的晨雾、雾中琼岛渲染北海的朦胧而飘逸的美。整个画面展示了黎明时分那种薄雾缭绕的诗意美。
2、晓月渐露时的动态画面。当薄雾散去,晓月渐露时,作者先写空中的月,将月比喻为云,贴切地表现了晓月“白”而“薄”的特征;然后将视线投入变化的湖面,这种由上而下的观察条理清晰。对于湖面的描写,作者选择“无风、微风、大风”三种时刻湖面的不同变化,在比较之中勾勒出了北海由静而动的跃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