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70字。
主备人:唐国田课时编号:
课题:送考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送考》一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3、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唤醒学生积淀在内心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2、学生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了解文本所叙事情的意义及触动心灵之弦的原因。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进程:
导入:
介绍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
一、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认为本文着重表现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送考》,请同学先默读课文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1、村民与自然奋斗,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2、考试之前气氛紧张3、等候消息焦虑不安,放榜如同晴天霹雳4、连夜启程来杭入学
二、探讨文章的主要思想
1、在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多的第一个场景。其中出现的人物是我、村民和一群学生。这村民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有什么不同?我是如何看这一现象的呢?(学生散读并体会)
2、文章的另外三个场景主要是以写学生为主的,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场景中的学生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