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19 23:14: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9220个字。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共27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名称、姓名。
  3.本试卷分为两卷,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考生须知 1.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包括选择、填空、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2.请审清题干要求,仔细作答。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            巢穴(xuè)         刚正不阿(ē)
  B.执拗(niù)            庇护(bì)          断壁残垣(huán)
  C.真谛(dì)            附和(hè)          高屋建瓴(líng)
  D.炫耀(xuàn)          沉浸(qìn)         铁杵磨针(chǔ)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绿》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灸人口的散文名作。
  B.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激昂奏响时,亿万人民的心中都会默念着同一个名字。
  C.公交车站上,市民们自觉排队,井然有绪,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D.蓝天白云下,奔驰在那油菜花中的汽车,仿佛变成了一艘游戈在花海中的快艇。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调查风调雨顺B.筹备一筹莫展
  C.缅怀触目伤怀D.赔偿得不偿失
  4.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展示活动。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这个活动的创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一项名为“中国故事”的文化展示活动,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地带举行。展示活动将搭建30余个名为“祥云小屋”的帐篷,让参展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些“小屋”里,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新颖的展现形式,结合现场手工艺表演和观众参与等互动方式,立体展示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各地充满生机、特色鲜明的民族与民间文化。这一策划是历届奥运会所没有的。
  A.叹为观止B.赏心悦目
  C.别具匠心D.眼花缭乱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____________。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____________,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
  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C.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D.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孟子——春秋B.《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C.《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D.《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二、填空(共6分)
  7.默写。(4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饮酒》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恬淡闲适、自得其乐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2分)
  《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中______________;《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中______________……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流露出其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京居住过大批的文化名人。他们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成为这座古城的精神财富。为了更多地了解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某校初三年级开展了一个关于“北京名人故居”的调查活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展开调查。
  请你参与到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9.资料1组同学从网上搜集到一则截至2005年底北京名人故居保护情况的统计材料,以帮助同学们了解名人故居保护的现状,请你综合下面表格的内容,帮助他们提取一条信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