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考前备忘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4 7:28: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350字。
2008年高考语文考前备忘录
武安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整理2008/5/20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我们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我们的口号是:要具体,不要抽象;要慢审题,快答题。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允许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谨防非能力因素造成的过失性失分,纵观历年高考,总会有不少考生一走出考场,就恍然大悟、追悔不已,“那道题是很简单的呀,为什么我就想岔了呢?”这很典型。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牢记“以义定音”的原则。注意脱口而出的第一读音映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①运用“以义定形”的原则,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如果怀疑某个字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②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3.标点符号运用题
  常见错误:非疑问句用问号,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紧跟疑问词或叹词;分句之间用顿号,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连词前面用顿号,概数用顿号,集合词语用顿号;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句中小层次已用句号大层次再用分号;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不是书名用书名号;括号句内、句外不分;破折号、省略号。
  4.词语运用题
  ⑴实词辨析题
  答题技巧: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用不同语素组词来感悟两个词的区别,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统观几组词语,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⑵虚词辨析题
  在高考中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通读整个句子,搞清句子整体意义,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应考虑这样几点:一是虚词词典含义的分析,先分开解释,后组合理解;二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三是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四是在复句中的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五是要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
  ⑶成语(包括熟语)辨析题
  重点仍然是媒体中易错的成语(含熟语)、与时事紧密相联的材料,错误的原因仍然以“望文生义”、“褒贬混用”、“对象不当”、“谦敬混淆”、“自相矛盾”[即前或后有与成语(含熟语)相矛盾的成分]等为主。
  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含熟语),运用成语(含熟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含熟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含熟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含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