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31 21:15: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00字。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上海市崇明县东门中学陆胜家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 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明:
  课文选自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情感》。同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约翰•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包含深情的文字抒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共11节,写了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从运用的材料看,作者貌似四处放枪,却是枪枪有的: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都需要我们共同创建。教学中应该让初二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体会重点词句,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再从表达形式上认识并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风格,通过归纳和梳理文本材料把握文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游记散文,课文描写生动,文字优美,表达灵活,应指导学生沉入文字,反复品读,涵咏体会,理解感悟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2、 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说明:
  鉴于游记散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材料颇多等特点,应该设置一个让学生在感知课文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品读语言的工夫与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有效的品读上,让学生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读中生情。“形散神聚”是课文组材上的一个特点,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认识不难,理解却不易,需要老师的明晰指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