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30字。
论语选读《乐在其中》教案
作者:李建辉
教学要点:
1 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
2 正确理解孔颜的“安贫乐道”(练习一)
3 理解文中比喻句喻体与本体特点,进而准确把握句义。
第一课时(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内容 课堂作业,通过作业熟悉疏通课文
步骤
一 导入复习第5课的字词,快速回放有关课件,并提示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资料。
二 要求学生完成第5课练习四
1 请学生快速在课本上给这段文言文加标点。两分钟后,展示有标点的原文。
2 要求学生将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作业本上;教师巡视,不断鼓励
3 五分钟后,教师对着原文讲解,让学生订正作业,并展示如下:
[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景春说:“公孙愆、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各诸侯君王都很害怕,而他们平静地生活的话,天下的战火就熄灭了。”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您没有学过礼吗?男子加冠,那是父亲决定的;女子出嫁,那是母亲决定的,母亲把她送出家门时,告诫她说:‘去到你婆家,一定要孝敬一定要有所警戒,不要违背丈夫的意志!’凭着她恭顺成为正室的,也不过是妻妾女人的方法。而大丈夫应该具备天下大仁,守着天下的大礼,实现天下大义。得志时,要听从民众的意志,不得志时,也独自坚守自己的仁义道德。……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并对其中重点词语加以提示
三,收缴作业,让学生预习第6课,完成课后练习二
(一)学生在课本上将习题中例句翻译出来;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十分钟后,教师讲解习题,并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1 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君子食无求饱。 “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要”通“约”,“约定”的意思(也可作;“简约”理解)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辟”通“避”,“避开”的意思
而谁以易之。 “而”通“尔”,“你们”的意思。
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除草”的意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彫”通“凋”,“零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