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7 16:28: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个字。
一二  勉学
教学目标
1.  诵读课文,理解文言词语和句意,把握“勉学”的内容。
2.  把握文章议论的角度,并悟出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家庭教育内涵,感受从观念到内容的浓郁、细致、深远的人文关怀。
说明: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的《颜氏家训》,讲述立身治家、辨正世俗谬误、训诫后世子孙及世人,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寄予在优美的言词、动人的故事和丰富的学问之中。其中《勉学》篇更为广泛传颂,是因为它不仅仅说了“勉学”,也阐明了做人的一般道理,融入了作者对后世子孙及世人浓浓的关爱之情。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鲜明的对比、贴切的比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教给读者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中的困惑方法——学习目的在于“修身利行”、学习态度要“早教”且“不可自弃”、学习方法能使“言行有得”并“博览机要”。这些认识,只有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因此,教学的起始要紧紧抓住学生自我诵读、自我质疑、自我领悟这些环节。疏通文意应力求把握一句或一段话的整体意思,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对原文的直接理解上,从而改变“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只见“言”不见“文”的读死古文的学习方式,所以设置学习目标一。然后,从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议论的侧重点中深化感悟浓郁深远的人文关怀,从而完成由文本内容到精神实质的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借助注释、工具书等,在诵读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和理解句意,把握“勉学”内容。
2.  难点:作者如何运用比喻、对比、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说明:
明确积累文言词语和理解句意对把握文言文内容的重要性。作为一篇劝勉后世子孙及世人学习的文章,学习作者如何使自己鲜明的观点更有权威更有说服力的方法是必要的,而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师生互动学习来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体会议论的角度和感悟人文关怀等课堂学习形式是可以突破难点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中国古代劝勉人们读书的故事或诗文很多,如悬梁刺股,映雪聚萤,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等。大家回忆一下,然后请同学简单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积累的有关勤学故事或诗文。
2.清朝时期的彭端淑《为学》篇告诉人们“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在论证过程中,插入贫富二僧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教给读者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的方法——要立下志向和勇于实践。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勉学》篇,又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关学习方面有益的认识和借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推为我国家训专著鼻祖的《颜氏家训》中的一篇《勉学》。。文故事绍女的父母老1.学生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积累的有关勤学故事或诗文。
2.学生回忆、背诵《为学》,体味学习对一个人成长之重要。从学生积累的勤学故事或诗文入手;调动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领读示范
朗读竞赛1.请学生先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字的正音,并在书上做好标记;(2)注意句子停顿和语气。
2.教师示范朗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