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30个字。
一一 孔孟论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孟子生平及《论语》、《孟子》的基本情况。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感受孔孟的人格魅力,体会课文的丰富内涵,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说明:
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至今读来仍如黄钟大吕,振振有声。学生能够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思想方面应该会获益非浅。而作为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能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而能感悟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深层理解《孔孟论学》之内蕴,并能学以致用。
说明: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为学之道”,选择的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各类文章。《孔孟论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是千年之前孔孟二位圣贤论读书学习的 “正道”。这些语录式的经典格言,可谓深得读书之道之精髓。圣贤之言,万古犹新!聆听这些先哲的教诲,总结他们的读书之道,再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体验,一定获益良多。教学中宜采用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其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
导入学习
1、导入: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孟论学》(板书课题)。
2、交流查阅的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的资料。1、进入学习情境。
2、交流查阅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导入本课孔孟关于学习的论述。
二、诵读课文
初步感知1、教师朗读示范。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熟读成诵。1、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3、以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的方式熟读成诵。通过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小组互难等形式让学生沉浸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