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ppt5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课件 / 九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30 17:20: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9张,教案约3550字。
《囚绿记》教学设计
安徽省安庆市第四中学  黄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从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弄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这篇散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阅读和欣赏写景状物的散文的兴趣。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  重点赏析  探究感悟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在学习《给儿子的一封信》时,我们曾探讨过一个问题——在人的生命中,什么最可贵,最值得珍视?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再探讨一个与之近似的问题:你有没有最看重、最喜爱的一样东西,以至于拥有它,别的东西在你眼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学生发言,注意引导,言之成理即予肯定、鼓励)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和欣赏我国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先生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散文——《囚绿记》,让我们走近陆蠡,来了解他是怎样的喜爱绿色,并与寓所窗外的那片绿色结下的一段不解之缘。
(板书课题,同时多媒体演示)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演示):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他翻译的作品有俄屠格涅夫《罗亭》,英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法拉芳登的《寓言诗》和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本文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三、由释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板书画线词语  下同)
1、“囚”是什么意思?“绿”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绿色的常春藤) 
2、 所谓“囚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3、那么,作者是处于什么样的心理,要把这绿色的常春藤牵进屋子里,要把它“囚禁”起来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4、由此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绿”的怎样的情感?(喜爱)
5、请把握作者对“绿”的这种情感,根据“囚绿”的前前后后,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并仿照“囚绿”这一词语样式,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赏绿(1~7)——囚绿(8~11)——放绿(12~13)——思绿(14)
(多媒体演示)
四、朗读课文,感受、领悟作者对“绿”的感情,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
1、教师范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