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10 16:58: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820字。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一、基本题型
     各地所出的诗歌鉴赏题,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的,同样显示了自主命题的特色。这些多样的题型不外乎这首诗写了什么、怎样写以及为什么这样写,其范畴涉及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下面拟从这三方面对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作个具体分析。
    (一)表达内容
    1、识记常识
    文学常识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但作为考点,在各地考卷中出现的不是太多。其实,作为中学生了解点相关文学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不要把它太当一回事。像上海卷将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题目。(2006年高考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
    这道考查元曲中最简单的知识,答案是“曲牌”,没有为难考生。这就善意地提醒考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避免不考就不学的急功近利式的语文学习所带来的语文素养的降低。
    2、划分层次
    诗歌非常讲究层次,如一般律诗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词往往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等,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弄懂它写了什么,这就要懂得层次的划分。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题画,共诗八句,前四句承题描写竹石牧牛,后面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观画后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3、把握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其考查形式有两种:
    (1)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所描绘的意象。这类题目是从诗歌分析中对意象进行筛选。这种题型难度较小,如: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这里对元曲的前四句作了分析,并说出某意象所包含的特征,要求考生从曲中选出它所对应的意象。前四句共写了“小径”、“流水”、“青山”、“白云”四个意象,对应题目中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分别是流水、白云。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