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3 14:3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歌语言特色;
2、透过诗歌语言,体会意境,领悟诗情;
    3、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样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4、通过对诗歌源头——《诗经》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把握
    重点
    1、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歌语言特色;
2、透过诗歌语言,体会意境,领悟诗情;
难点
    1、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样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2、通过对诗歌源头——《诗经》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学兴趣。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自己或借助摘抄翻译全诗;
    3、摘抄一些与《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导入
    在上几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新诗。但若是要说到我国诗歌的起源,那还是——《诗经》。
在经过孔子删改以后,包含了三百零五首诗的《诗经》也被称为“诗三百”。可对于“诗三百”,清代著名王国维却对其中的一首称赞有加,他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人:即诗人。《诗经》有15国风。深致:达到精微、精深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蒹葭》,是一个最能体现《诗经》创作特色的绝好代表。通过对于《蒹葭》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更好的体会《诗经》这一诗歌起源的无穷魅力。
三、交流作业,解读诗意,体会诗歌语言特色。
1、首先让我们来听一下这首古诗的吟诵,并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含义。
2、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古诗,请大家在听的同时,思考一下本诗的大意。
3、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翻译,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说说《蒹葭》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A、四言为主,句子整齐压韵。
B、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回环往复的吟诵。
C、每章在重复的同时,意义和字面上都有少量的改变。
当然,这些语言风格也是《诗经》,特别是“国风”的语言特点所在。
四、透过语言,体会意境,领悟诗情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语言使《蒹葭》成为了“最得风人深致”的一篇。而通过其中“每章在重复的同时,意义和字面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