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1 14:19: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80字。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第6单元古诗)
主备人:卞淑霞                  审核:高家湘
1、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完成1—6题。
     风雨送春归,      俏也不争春,
    飞雪迎春到。       只把眷来报。
已是悬崖百丈冰,    待到山花烂漫时,
犹有花枝俏。       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4)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                       
(5)两首词写作的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表达了什么感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又表达了什么感情?                                                                 
(6)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咏梅的作品,回忆你读过的作品,至少写两句咏梅的诗句。
 2、(1)概括《木兰诗》的内容及木兰的形象特点。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