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6200个字。
2006-2007学年度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龙吟凤huì( ) ②根深dì( )固
③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
④觥(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2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B.屈原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C.《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D.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斟酌字句)
3.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们要提高国家的科学实力,就要克服一些弊端。如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都很能考试, 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竞争力。这里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有东方文化的影响。真正的现在教育 靠背书本,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A.但 还 不但 而且 B.却 还 不仅 而且
C.但 也 不是 而是 D.不过 也 不仅 还
4.语文综合运用。(4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注明是哪位名人)(1分)
②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1分)
③ 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2分)
[示例]栏目名称:书海泛舟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简介:
5.诗文填空。(6分)
①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龚自珍)
②莫道不消魂, , 。(《醉花阴》 李清照)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④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明月请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 ,
。”
⑤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 。
⑥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风”的诗句:
6.古诗赏析。(4分)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①自古诗人以菊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菊的风姿,有人颂菊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菊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②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共50分)
(一)名著阅读。请根据你本学期读过的名著完成7~11题。(共16分)
7.根据描写,判断人物及出处。(4分)
①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 ( )( )
②他的前额宽广无比,两道深深的皱痕刻在上面,浓密的眉毛已经雪白了,长须飘飘,一脸的慈祥,令人想起古圣先贤的容颜。他被别人认为是“唐吉·诃德”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