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00字。广东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本单元学习说明文的一类——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就是用小品文(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化)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常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科学小品文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抓住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学会其中多样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解释清楚,并且说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
1、 从科学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2、学习课文中多样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解释清楚,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饶有趣味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说明方法
2、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讨论。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学(6课时)
本单元基本阅读共三篇《说数》(1课时)《奇妙的低温世界》(2课时)《寂静的春天》(1课时);扩展阅读共2篇《这个世界的音乐》《足不出户知天下》,各用一课时。
《说数》
教学目标:
1.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文章美。
2.从文章的描述中感悟数字美、数学美。
3.拓展研究,认识科学美和科学精神之美,培养课外阅读科学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基本信息,并完成课后习题一: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说明的?请你根据作者的思路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数字情结的民族。有人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嵌入数字的诗就有一百三十首之多。历代诗人以数字入诗更是随处可见,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不胜数。清代文人纪晓岚更是别出心裁,他有一首咏雪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将数字运用得出神入化,堪称数字妙用的典范。数字的背后,更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含义。它是记录人生的足迹。比如我们七岁背起书包进了学校的大门,十八岁庄严地宣誓成人。孔子还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里的数字,成了人生中一道道里程碑,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普普通通的数字原来拥有这样多的寓意,是这么的有趣。那么数究竟是怎么来的?数又是如何发展的?数还有什么新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准确严谨、情致盎然的科学小品文——《说数》。(在黑板上书写课题)
二、梳理结构
1.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两个小组的最佳示意图上黑板展示,教师从旁评点。
2.教师整理的示意图:
自然数
零 整数
带负号的自然数 有理数
分数 实数
无理数 复数
虚数
3.教师总结:这张作者思路示意图其实就是数的发展史,作者是按数的发展史来安排行文结构、进行“说数”的。
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将这个“数”说得准、说得好的呢?他“说数”的语言都注意了些什么呢?首先我们从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特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