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节令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24 14: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古诗中的节令
成都十二中学 雷声

我们先看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1993年全国统一高考第10题):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重阳 B七夕 C.中秋 D.元宵

要正确地得出这道题的答案(D),不仅需要学生能捕捉诗歌中的细节(桂花),还要求学生对中国古代的传统节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节令,就无法进行判断.今年的高考改为主观鉴赏,如果学生对一些节令有所了解,那么无论是在把握诗歌营造的氛围还是在体会作者抒发感情方面都会更为轻松.有鉴于此,我把一些诗歌中常见的传统节令做了一个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1.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如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是这样描写元宵景色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