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和运用虚词和关联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6 21:56: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80字。
准确理解和运用虚词和关联词
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一、虚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用法介绍与准确把握:
 在高考中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析。但在平时训练时,则必须准确把握虚词的用法;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考试时时的“凭语感”才能有好的感觉、正确的感觉。
(一)、代词:我们把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笼统地称为“指代词”。
 人称代词,如“我,你,他们,大家,别人”等;
 指示代词,有近指的“这”,远指的“那”;
 疑问代词,有“谁,哪,怎样,多少”等。
 指代词是一个作用特殊的词类,它的语法特点同它所替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相当。在修辞上,它可以使语句简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大大增加语句的容量。阅读有时需要将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具体化才能理解语意,因此明确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就成了阅读这一类语句的突出问题,又因为指代词具有概括性,所以,它往往又成为内涵丰富的一个简约的思维环节。
 例1、下列各句(段)中划线的词所指的是:
 ①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在一八三七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作了一些札记。一八四四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作这些琐屑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①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可以是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句群,甚至是段落。第一个“这些”指代“札记”这个词;“这问题”指代“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这个短语;“这样”指代的是上面的整个句子;而最后的“这些”,指代的是上述所有说明——实际上几乎是全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
 ――②指代词比较集中的语句,要注意指代内容的层次关系。本题的“其”仅指“客观事物”,“此”指代内容包括“其”在内的“应当……向导”语句,而“这样”指代包括“其”“此”在内的上述句子。   ③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③指代的内容有时不能简单照搬,本题的“之”应是“革命时期急速变化的情况”。
 ④真正的人,能制造工具的人,是出现在最近一百万年之内。对悠远的地球发展史来说,一百万年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但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毕竟是太远了。人们总想弄清这百万年之内发生的事情。
 A、“真正的人”的标志是——
 B、句中加“最近”二字的原因是——
 C、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的是——
 ――A、“真正的人”的标志是“能制造工具”;B、加“最近”二字的原因是“从悠远的地球发展史角度说的”;C、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的是“一百万年”。
 很明显,关于“指代的内容”这部分已不仅仅是词语的运用问题了,更多的则是阅读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