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说到底还是讲道理的文章,因此,为使中心论点站住脚,寻找可靠的依据和充分的理由并展开恰当的论证,便成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这就是析理的学问。这里结合实例谈谈应该怎样简捷、明晰、有效地进行析理。
一、正面理由分解
提出某种观点或主张之后,如果打算从正面进行说理,最好给理由分解成几个要点,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述,可用“平列法”或“层进法”。
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题意显豁,若写议论文,关键在析理,即说清“坚韧”这种品格的价值或意义,“平列法”和“层进法”均能奏效。要注意按命题要求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论述。“平列法”:坚韧是一种宝贵的品格,理由是:1.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2.能激励自我,增强信心;3.能感召他人,成为榜样。用“平列法”找到的理由“点”,其地位是基本平等的。作者的思维触角在水平面上伸展得越宽广,理由“点”会越多。一般地,可以将它们处理成分论点。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要量力而行,要选用那些自己最有把握进行论述的理由“点”。
“层进法”:坚韧是一种宝贵的品格,理由是:1.坚韧是战胜自我的保证;2.坚韧是德才兼备的前提。用“层进法”找到的理由点有一定的层次,可以纵深开掘,也可以层级提高,上述两个理由点就是这样。与“层进法”一样,被分解出的点都讲究如何阐述和推衍,一般在表述理由点后。
二、反面层递挖掘
驳论文须讲究对批驳对象进行有层次的挖掘。如何有层次地展开挖掘呢?首先得设定批驳对象(立论的针对点),然后从其现象、本质、根源、后果诸方面进行挖掘。在实际写作中,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需要确定这几个方面的取舍。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主观主义的态度”的批驳。首先摆明现象:主观主义学风的三种态度、两种类型。(略)。接着指出危害: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律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最后揭示实质: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题:据寓言诗《鸟的评说》写一篇议论文。根据众鸟相非你攻我讦所寓含的现实意义,层递挖掘如下:摆现象:有魄力者,被斥为专横;有闯劲者,被斥为浮躁;有才干者,被讥笑为不会做人;有见识者,被讥笑为眼高手低;活跃者,人贬其爱出风头;沉默者,人贬其反应迟钝……析根源:嫉妒心理在作怪。指后果:污染舆论环境,恶化人际关系。
“反面层递挖掘”本属传统方法,但学生习作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