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00字。报任安书
wr107
探究指导
一、学习要点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感受司马迁在逆境中发奋的顽强精神。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5、体会文中作者表露出的激情和气势以及因此形成的巨大的感染力。
二、重点字词
1、难字读音
头抢(qiāng)地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被箠(chuí)楚 圜墙(yuán) 占卜(bǔ)
惕(tì)息 槛(jiàn)阱 缧绁(léi xiè)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曩(nǎng)者
没(mò)世 胜(shēng)记 厄(è)运 剌(là)谬 强(qiǎng )颜 臧(zāng )获
2、古今异义
①勤勤恳恳(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诚挚恳切; 今义:勤劳而塌实。
②意气 (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情谊;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③树立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树、立为两个词,意为“建树”;今义:为一个词,意为“建立”。
④不必 (且勇者不必死节) 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⑤妻子 (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丈夫的配偶。
⑥发愤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义:抒发愤懑; 今义:决心努力。
⑦下流 (下流多谤议) 古义:比喻处于卑贱地位; 今义:卑鄙龌龊。
⑧口语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言论; 今义: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3、通假字
①“箠”通“棰”。例句:“被箠楚受辱。”
②“剔”通“剃”。例句:“其次剔毛发。”
③“诎”通“屈”。例句:“其次诎体受辱。”
④“枪”通“抢”。例句:“见狱吏则头枪地。”
⑤“以”通“已”。例句:“及以至是。”
⑥“罔”通“网”。例句:“及罪至罔加。”
⑦“摩”通“磨”。例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⑧“底”通“抵”。例句:“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⑨“失”通“佚”。例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⑩“责”通“债”。例句:“则仆偿前辱之责。”
三、文题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写此信时,任安下狱要被处死。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