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150字,有4个课时。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在整体感知课又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追忆性文章的特点,辨识文章多种抒情方式,体会饱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2)在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如查阅书刊、与长辈交谈、上网等,了解有关周恩来的故事,加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自主查找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事迹以及伟大爱情的相关文章。
(2)课堂展开对这些文章的讨论。
(3)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以及人生轨迹的探索,在不自觉中受到启迪与鼓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邓颖超通过几次对海棠花的描述,来表达对周的深切思念。
2、相关的历史背景对于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情操以及革命情怀的沉淀作用。
难点:
1、如何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相识、相知、相爱)。
2、如何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3、一些标点符号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技巧。如引号、分号、问号、顿号。
4.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中,他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惆怅、失落乃至悲凉之情,那邓颖超在周总理去世12年之后,看到他们曾经喜爱的海棠花又开了,会让她想起什么呢?
(2)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包括海棠花的分类(结红海棠、结黄海棠)、开花的时间(秋后)、结果(吃或做成果酱)。展示海棠花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形成印象。若条件允许,尽量多准备些图片,分别把不同种类的海棠花以及海棠花的果实展现出来,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