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1 21:42: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字。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广州一中    翟雅丽
【教材分析】
 本文是书信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篇幅短小,结合注释,可以大体把握字词句的理解,这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重点应放在掌握书信的文体特征和作者创作风格上,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2、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与禅意。
3、掌握本文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书信文体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我们接触过他的许多山水诗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山居秋暝》《过香积寺》《汉江临泛》等(可让学生背诵),诗中景色或静谧恬淡,或幽寂冷清,洋溢着作者淡淡的恬静闲逸之情。
 王维工诗善画,在诗、画、禅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古典文学涂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并精通音律,他常常以画家的笔法来写诗,以音乐的旋律来表现诗,从而使他的诗歌充溢着诗情画意之美,正如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 “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有人认为此文也饶有诗情画意,不妨说是“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下面我们就跟着他的笔触,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问:文中作者描写了那几幅景象?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辋川寒山图”:北涉玄灞,清月映郭/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由远及近、由山而水,由视而听、由色而声)
 “辋川春山图”:清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两幅景象形成对比:
 1、  意境方面,“辋川寒山图”幽寂清寥,“辋川春山图”灵动欢快。
2、  色调方面,“辋川冬景图中,作者以冷色调——浅黑色为主色调,显得幽深清冷,“辋川春山图”以绿色为主色调,以白色为配色,显得轻盈明艳。
3、    表现手法方面,“辋川寒山图” 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景”;“辋川春山图” 为想象之景,为“虚景”。一实一虚,形成对比,亦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完整的辋川风景图。
 三、品味课文,感悟“深趣”。 
 古往今来,很多诗词都是描写祖国山河美丽景色的,诗人们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不可避免地渗入了个人的情感,如李白的洒脱不羁,白居易的忧国伤时,苏轼的豪放旷达,那么,王维在山水之间,又是寄寓着什么情感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