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00字。
绵阳普明中学2006年秋高二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1—3单元)
命题:袁德虎
第一卷(18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词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惩创(chuāng) 遗施(wèi) 机杼(zhù) 阡陌(mò)
B. 苗裔(yì) 悯然(mǐn) 豆蔻(kòu) 浸渍(qìn )
C.喋血(dié) 歆羡(xīn) 初霁(jì) 黍离(shǔ)
D. 纨素(wán) 吐哺(bǔ) 浣女(huàn) 怆然(chuàng)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羽扇纶巾 深思慎取 披荆斩棘 如弃草芥
B. 忧劳兴国 文过饰非 金戈铁马 惊涛拍岸
C. 夙兴夜寐 轻歌慢舞 晓风残月 雕栏玉砌
D. 桀骜不驯 长歌当哭 舞榭歌台 漂沦憔悴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清高的“清”,意思比较明白,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C、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
D、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①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 )来的。
③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A. 品位 感触 居然 B.品味 感叹 居然
C. 品位 感叹 竟然 D.品味 感触 竟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自从国家队开除四人的消息被曝光后,面对记者的提问,队员们无不噤若寒蝉,显得格外沉默。
B.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C.黄金周第一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D.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这已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C.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D.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当上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每题2分,共6分)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注]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