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高考语文2025-2026学年度上期高三一轮复习夯基卷(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31 10:42: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630字。

  四川省新高考语文2025-2026学年度上期高三一轮复习夯基卷(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在历史长河中,广袤的大地、澄澈的天空、深邃的海洋……地球上每个角落都有微生物的踪迹。这些看似渺小的微生物逐步改变了地球的外部生态,推动着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为地球早期多细胞生命的演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微生物就像一位鬼斧神工且孜孜不倦的设计师——它制造了支撑动植物生存基础的氧气,培育了细腻柔软的肥沃土壤,还设计了海洋生态系统赖以维系的食物链。就这样,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同的生命形式不断涌现,形成了如今庞大、复杂、生机盎然的地球生态系统。
  ③既然微生物这般重要,那你见过微生物吗?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微小,肉眼难见,100万个微生物也不过针眼大小。真正看见和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位科学家是荷兰人列文虎克。1674年,他用自制的显微镜把物品放大了50~300倍,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首次为世界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小的微生物是支原体,大小只有100纳米,它可以独立生存,也很喜欢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其中,最有名、最危险的要属肺炎支原体,它能引起哺乳动物身体的严重病变,特别是牛的呼吸器官会受到致命影响。
  ⑤现在,环顾周围,微生物仍然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宰。无论是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里,还是城市、乡村、矿区甚至宇宙飞船等人工生态系统里,微生物无处不在,各显神通。除此之外,一般生物无法生存的臭氧层、岩石圈,乃至温度低于冰点的极地和温度极高的干旱沙漠等极端环境中,都能看见微生物的身影。
  ⑥马丁•布莱泽是人类微生物群系研究的权威之一,其在《消失的微生物》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当代科学家对微生物研究的新发现,比如很多海洋微生物都是所谓的“极端微生物”。在黑暗缺氧的海底世界,许多微生物正是靠着热泉中的化学物质繁衍生息。
  ⑦大气圈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但空气中悬浮着的细小尘埃和水滴都能作为微生物的藏身之处。大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球菌、芽孢杆菌和霉菌的孢子等。大量的微生物随风飘向高空,滞留在天上,在它们的帮助下,白茫茫的卷积云形成了,促进了降雪。它们可以改变气候,影响天气,还促进了空气中污染物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循环。
  ⑧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它们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氧化。在它们的作用下,地球土壤变得适宜动植物们栖居。腐生真菌分解死尸残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被植物重新利用,使能量回归生态圈,这对其他生物来讲至关重要。
  (摘编自张雪《隐秘而伟大的“造物主”》)
  材料二:
  ①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微生物的诞生远早于人类,人类对微生物的应用历史远早于对其的科学认识。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更关乎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是最早利用微生物制酒、酱油、醋的国家之一。微生物还可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一部分微生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微生物虽然看似渺小,但是它改变了地球的外部生态,制造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氧气,推动了不同的生命形式不断涌现。
  B.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成为人类历史上揭示崭新的微生物世界的第一人。
  C.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也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小微生物,其中肺炎支原体最有名也最危险。
  D.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最适合微生物生存;微生物能够分解和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让土壤变得适宜动植物生存。
  答案:D
  解析:“最适合微生物生存”于文无据。“微生物能够分解和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不合文意,材料一说的是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氧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生态系统里都存在微生物,它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世界的主宰。
  B.《消失的微生物》一书中提出许多当代微生物研究新发现,“极端微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C.“在它们的帮助下,白茫茫的卷积云形成了”,可见没有微生物就没有卷积云,就不会降雪。
  D.微生物安全决定了每个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以及全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答案:B
  解析:A.“将来”“是世界的主宰”于文无据。C.“就不会降雪”过于绝对,材料一说的是“促进了降雪”。D.“决定了”夸大程度,材料二说的是“关乎”。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是生命世界里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类群。
  B.《我是我自己和我身上的寄生虫》一书中说:据估计,人体表面和内部至少有100万亿个微生物。
  C.肠道微生物能制造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为人体吸收,还能通过降解食物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预防肿瘤。
  D.世界多国科学家组织参与“地球微生物组计划”,旨在促进人们对微生物与人类、动物、植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4.微生物有哪些显著特点?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4分)
  5.有科学家认为,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亦敌亦友”。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海燕之舞
  张文宝
  ①乍暖还寒时分,我到连云港灌云县燕尾港看海燕。
  ②燕尾港小镇名不虚传。它状如燕尾,迎着横阔的大海,河海交汇,潮水汹涌,成群结队的海燕用燕尾剪开料峭的寒风,在海天间上下翻飞。
  ③受高尔基著名散文诗《海燕》的影响,我钟情海燕,爱看海燕飞舞着矫健的双翅掠波踏浪。海燕娇小、瘦弱,但像一个斗士,充满血性,无畏狂风暴雨,无惧电闪雷鸣,它穿越惊涛骇浪,发出高傲的大笑声,热切地迎接新生!
  ④这次,我到燕尾港看海燕,是看燕尾港海外开山岛上的英雄,一个“岛魂”。他如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勇敢、执着、自信。他就是王继才。他爱大海,爱大海上的每一朵浪花;他爱海岛,爱岛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