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三调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9180字。
河北省衡水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三调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文言文阅读(49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节选自列御寇《列子•汤问》)
材料二:
鲍叔卒,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曰:“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①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复恩》)
材料三: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
1. 材料四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悲夫A士以遇知己B而名著C亦有得D知己E而遂至行F亏名辱者G可不惧哉!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突然,与《孔雀东南飞》中“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的“卒”意思不同。
B. 下,落下,与《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下”用法和意思均不相同。
C. 之,的,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的“之”用法和意思均相同。
D. 希,迎合,与《陈情表》中“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意思不同。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钟子期对于音乐的感受完全符合伯牙的内心,因此伯牙非常赞赏他的音乐欣赏力。
B. 管仲列举自己在与鲍叔交往过程中得其理解的旧事,解释为鲍叔之死哀痛的原因。
C. 豫让在智伯逃亡后行刺赵襄子,以图为智伯报仇,赵襄子却认为他是个贤德的人。
D. 穆生因楚王戊忘记给自己准备甜酒而离开楚国,刘开曾不理解穆生的这一行为。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 狼狈。
5. 孟子认为“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请结合材料,概括知己之交中 “知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祁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羊舌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羊舌赤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