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6届高三一模(阶段性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080字。
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6届高三一模(阶段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者:面对外部封锁打压,遇到很多困难,心里怎么想?
任正非:没有想过,想也没有用。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记者:如果说有困难,主要困难是什么?
任正非:困难就困难嘛,什么时候没有困难?刀耕火种的时候不困难吗?石器时代不困难吗?人类用石器的时候,哪能想到有高铁。中国在中低端芯片上是可以有机会的,中国数十上百家芯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别是化合物半导体机会更大。硅基芯片,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利用集群计算的原理,可以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软件是卡不住脖子的,那是数学的图形符号、代码,一些尖端的算子、算法垒起来的,没有阻拦索。困难在我们的教育培养、人才梯队的建设。
记者:从您面对困难的心态,感受到您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这应该是华为能走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正非:同时,大家也要更多去理解搞理论研究的人,他们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他们的贡献要几十年、上百年才看得见。
记者:您怎么看基础理论研究?
任正非:当我国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要重视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研究不止5—10年,一般要10年、20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搞基础研究,就没根,即使叶茂,欣欣向荣,风一吹就会倒的。
记者:对基础研究,人们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会问研究这个有什么用,能产生什么效益?
任正非:科学的突破,世界上理解的人本来就少,不理解的人就不要去评价。爱因斯坦发现光线会弯曲,是一百年后再证实的。贵州有个农学家罗登义,20世纪40年代,他分析研究水果蔬菜营养成分的时候,发现一种维生素含量很高的野果子刺梨。中国那时还在抗战时期,社会教育水平还很低,没几个人懂。后来他写了一篇论文,说刺梨是维C之王。经历了近百年,贵州把它做成了一种天然富含维生素的刺梨饮料、维生素饮料中的奢侈品,近百元一瓶,受到追捧,刺梨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人们才真实认识了在抗日烽火时,在一张破桌旁的罗登义。
记者:基础研究周期会很漫长,但企业是需要讲效益的。
任正非:我们一年1800亿投入研发,大概有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左右投入产品研发,投入是要考核的。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我们就赶不上美国。
记者:这是一种长期主义,听说华为就有个“黄大年茶思屋”。
任正非:黄大年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我国是在海湾战争中发现这个人的。美军在直升机下有一个吊舱,探测萨达姆埋在沙漠里的武器,一开战就准确把它消灭了。再一找,才知道这吊舱是中国人做的,黄大年在英国大学做的一个探矿吊舱,北约用来做武器。他辞职回国做了吉林大学老师。他用自己的钱,向学校要了一间40平米的房子,开了一个茶思屋,负责提供免费咖啡,开展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正非认为硅基芯片已实现技术突破,而化合物半导体因起步较晚仍需加大投入。
B. 文中列举爱因斯坦和罗登义 事例,旨在说明基础研究虽周期长,但终将产生经济效益。
C. 美国专家认为,美国未能构建像中国那样发达 高铁系统,主要是由于走资本主义道路。
D. 电力充足、通信网络发达,这是中国独有的优势,能够助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2. 下列对本篇访谈内容和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访谈从当前热点如外部封锁打压切入,引出受访者表达应对态度及策略,展现企业家的务实态度。
B. 访谈思路清晰,涉及面广,论及企业处境、基础研究价值、体制优势、人工智能前景等重要问题。
C. 提问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既有直接询问,也有结合前文追问,还有引用他人观点引发讨论等。
D. 对话中多使用“算法”“基础研究”等术语和技术概念,展现了访谈语言浓厚的学术性,通俗性不强。
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任正非认为,基础研究是国家发展的“根”,即便产业“叶茂”,若__________ ,风一吹就会倒。就像罗登义发现刺梨的维生素含量高,这一发现虽在抗战时期未被理解,却__________ 。华为每年投入约600亿用于不考核效益的基础理论研究,这种___________ 的发展理念,正是从实践上对“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作出回应。
4. 任正非认为中国要在科技领域实现突破,需要重视哪些关键问题?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5. 在个人成长方面,“长期主义”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请结合原文中的“长期主义”,谈谈它对当代青年学习与成长的启示。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早晨
王愿坚
①列车再过十五分钟就要进站了,耳边传来列车员的声音:“各位旅客,前方停车站是……”列车员报出的那个城市的名字,一下子冲进了我的耳朵,顿时眼前浮起一张苍白的脸和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那是班长傅传广。十年前,他就是用这双眼睛盯着我说:“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有多好啊!”这个愿望,傅传广同志是不能实现了。我忽然涌起了一个念头:下车去看看。
②天快亮了,城市的轮廓渐渐显现出来。我抓起行李便下车了。
③把行李存妥,便往市内走。要从千万间大小房屋中找到那幢并不显眼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