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多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约18460字。 - 山西省2025—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一起开启美好的语文之旅……
 一、古典之美(26分)
 (一)
 1. 班级开展“捕捉诗歌画面”主题活动,请根据提示,为画面匹配古诗原句,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画面主题 画面内容 古诗配文
 秋日山野??孤寂之思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秋意。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江夏名楼??乡愁之叹 日暮登楼远眺,江上烟波浩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乡关何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边塞戈壁??壮阔之景 大漠深处一道狼烟冲天而起,黄河尽头浑圆的落日正缓缓沉入地平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舟行楚地??奇幻之观 两岸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渐渐消失于视野中,江水脱离群山的束缚,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4)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西湖早春??生机之趣 早春西湖信步,见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一派生机盎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 ①. 山山唯落晖 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③.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④. 大漠孤烟直 ⑤. 长河落日圆 ⑥. 山随平野尽 ⑦.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⑧. 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唯、晖、暮、漠、莺、啄”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把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诗句写的是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_____的内心感受。
 【答案】示例:漂泊无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像随风而去 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归雁”指北飞的大雁。蓬草没有根,随风四处飘荡;大雁每年会随着季节变化进行迁徙。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自己就像那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离开中原前往遥远的边塞;又如同北飞的归雁,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这种自比生动地传达出他当时漂泊不定、孤独寂寞的内心感受。
 (二)
 【甲】
 班级开展“欣赏自然之美”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3.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不以疾也: 疾:________
 (2)良多趣味: 良:________
 (3)属引凄异: 引:________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峰,________。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翻译:________,________,总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