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约16510字。 - 八年级语文月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4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
 借景抒情是古诗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诗人们或借美景来渲染“乡思”:如崔颢在《黄鹤楼》中以登楼所见的明丽江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的江上月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若仙境,却又平添了几分乡愁;或借美景来表现自己的高洁志向、与众不同:如《答谢中书书》中在描绘完山水美景之后,慨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张怀民同游之后,发出(4)“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或借美景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就直抒胸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月下飞天镜 ④. 云生结海楼 ⑤. 自康乐以来 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⑦.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⑧. 最爱湖东行不足 ⑨. 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萋、鹦鹉、洲、杨、阴。
 2. 根据语境作答。
 中华古诗词典jí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从“诗三百”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有力的诗词,【甲】 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承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高雅情趣和高远情怀。中华古典诗词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们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璀璨芬芳的一枝,是精神源流中最富思想力量的一脉。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是【乙】 的,失落了诗情画意的民族是没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民族。中华古典诗词有高雅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潜流在我们的血脉里,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丙】 。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典jí( ) àng然( )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横线上。
 传递 传承 苍白无力 软弱无力
 (3)下列填入文中丙处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涵养博大的内心情怀
 ②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③获得雅致的生活情趣
 ④构筑起民族精神的根基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5)学校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拟开展“中国诗词大会”活动。李明为此熬夜准备,结果在参加活动时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老师发现后,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委婉地说:“李明,你已经沉醉在诗词的意境中了。”假如你是李明,你该怎么说?
 二、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