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中预科部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 约8740字。 - 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北京有一条古老的城市轴线,如脊梁一样,贯穿南北,两翼对称。梁思成先生把这种在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
 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元朝的都城。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置中心台,再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至此,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象天法地”,将都城位置与天象中的北辰相对,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为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信仰。“左祖右社”,宫殿的左边(东)是皇家太庙,右边(西)是社稷坛,这体现了古代礼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中轴线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成为核心。在皇家祭祖的太庙以南200米建造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现合并组建为国家博物馆),蕴含着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坛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会堂,这里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地方,如此规划寓意深刻。
 进入本世纪,中轴线逐渐延伸,在北延长线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体育设施,“鸟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轴线北端的两侧,也形成了对称的格局。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经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的生机。
 (取材于谭烈飞、张馨予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该文件以“突出遗产价值、突出整体保护、坚持有效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北京中轴线及周边环境实施全要素、全过程保护,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在妥善保护前提下,通过创新手段合理利用,充分展示、发挥遗产价值,使历史文化在与现代生活融合中葆有勃勃生机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梁思成称贯穿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群的线为中轴线。
 B.元朝都城中轴线上有琼华岛、积水潭、永定门等。
 C.将都城位置与北辰相对,符合“南面而王”理念。
 D.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的位置关于中轴线对称。
 (2)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原则的一项是
 A.启动钟鼓楼的文物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
 B.实施正阳门箭楼景观周边环境整治项目。
 C.加大老城区的住户腾退和街区改造力度。
 D.策划北京中轴线周末亲子公益徒步活动。
 (3)材料二提到的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设置了主题为“我在中轴线上”的展项。根据材料一,下列展品不适合在该展项展出的一项是
 A.绘有北京鼓楼雨燕的明信片。
 B.卢沟桥“为狮驾到”冰箱贴。
 C.1979年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入场券。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的照片。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安门西边的中山公园原是社稷坛,曾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
 B.坚持有效利用的原则有利于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C.先农坛扩大开放区域,能够更好地展示、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D.以中轴线为题材的创作比赛,能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
 (5)学校举办主题为“传承•创新”的文化论坛,准备演讲的同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①—⑤处,帮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内容
 古都脊梁 外形的脊梁 ④
 ② 建筑布局体现了北极崇拜的居中观
 ① 新内涵 ⑤(举一例并阐释其内涵)
 ③ “辉煌中轴”特展用数字科技将中轴线“搬进”了博物馆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2.(1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此人君之操也。”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