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矿大附中、沛县中学、铜山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21 15:09: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37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9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7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很多作家通常与一个地理坐标联系在一起,这个地方可能真实存在,也有可能只诞生于一种虚构,读者们称之为“故乡”,或者是他们的写作出发地,作家由此发轫,开始从零以至无限广大的探求。由此一个问题诞生了,他们动笔时是不是只出于某种安全感和经验的依赖,然后在长时间的摸索中意识到,这样一个坐标将为其创作带来别样的张力和色彩?换句话说,离开这些,写作会不会变得无来无由?
  那么,批评家呢?批评家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来处?换而言之,他们有没有必须出发以及返回的根据地,并以此作为永久的滋养和动力的来源。可能不是某一个确切的地理、时空标记,而是在宏阔、长久的阅读和研究中确立的立场,或者说是自己的方法论?
  它会发生改变吗?也许会,不过一个成熟的批评家一旦在文学阅读和审美世界中建构起独立的坐标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会有微调,但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批评者自有其堪称经典的美学立场,同时由此建构出一个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莉的批评轨迹基本印证了这一点。她最新的著作《小说风景》,所论对象从《祝福》起,至《过去》《萧萧》《呼兰河传》《荷花淀》《登记》《红高粱》《活着》《玫瑰门》《我爱比尔》,最后以《爱情九种》结束。在对这些文本的选择和分析中,可以看到互文性的对话和比较,她将自己一直以来热爱的作家放在同一个时空里观照,从百年文学史的经典作品序列里进行研究、论述。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评论集,而是试图从一个更阔大、更深远的框架里思索作家如何在百年文学传统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去探索中国百年小说史中的核心命题。
  张莉的批评是有自己的根据地的,她坚守自己文学研究的理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着属于她的方法,比如文本细读、感受式批评,还有她一直坚持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等,在《通往更高级的小说世界——关于鲁迅(祝福)》一文里,她论述了小说的戏剧张力和命运冲突感,分析了小说中各个人物的来由、经验以及美学意义,同时再次运用她所坚持的女性视角提出,“对祥林嫂的命运关注,是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如果鲁迅只把她当成‘人’而不当成‘女人’写,这部小说不会成功……《祝福》的魅力在于,小说家将祥林嫂还原成一个女人,还原成一个下层的女佣,还原成一个受困于各种话语及伦理的女人。作为读者,我们只有和祥林嫂一起看世界,才会看到一个女性的真实生存境遇”。
  (摘编自李晓晨《张莉:以文学批评,勘探通往文学的隐秘入口》)
  材料二:
  为什么会有祥林嫂这个人物,是什么触发了小说家写她,或者,什么是《祝福》的情感发动机?这是围绕《祝福》研究的著名问题。不同研究者给过不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通常有一个被读者称为“故乡”的特殊地方,这个“故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
  B. 成熟的批评家如果在文学阅读和审美世界中建构起独立的坐标系,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C. 张莉从小说《祝福》到《爱情九种》的批评轨迹,印证了批评者自有其堪称经典的美学立场等观点。
  D. 《祝福》是许多因素和感慨促成的,“那一年阴历的大年初三”的“爆竹声”是创作的“情感发动机”。
  2. 根据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周作人看来,祥林嫂的原型就是周作人本家远房的伯母,张莉也认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B. 虽然《祝福》中涉及了地狱与灵魂,鲁迅也喜欢读佛教故事,但这并不意味着祥林嫂脱胎于佛教故事
  C. 刘禾认为鲁迅因对灵魂问题有困惑及阅读佛教作品的经历而创作了《祝福》,这得到了张莉的认可。
  D. 祥林嫂“活过了时间”,并不是指她的肉体生命,而是说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超越了特定的历史时期。
  3. 根据材料二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关于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我想强调的是,_______,无论鲁迅是否受过佛教故事的启发,无论是否为他对当时一些问题的回应,《祝福》这个故事都深具原创性。祥林嫂的故事和微妙比丘尼的故事不能真正构成对话,微妙是不断用自己的苦难感化他人,那属于宗教的布道;而_______,则是一个被当作“物”而不断被贩卖的女人,是一个因不断诉苦而被世人厌弃的人。《祝福》书写的是女性的悲苦命运,书写的是人的生存困境,_______。艺术创造是高级而复杂的行为,小说家所想写、所想表达的和他真的能表达的、作品最后呈现的有时候并不一致。
  4. 你和张莉从《祝福》中看到的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是相同的吗?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说明。
  5. 材料二最后一段说“无论脱胎于哪儿,祥林嫂这个人物都是被鲁迅创造出来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围绕文学创作与批评展开:材料一探讨作家与批评家的精神故乡,以张莉的文学批评实践为例,展现其坚守女性主义立场、文本细读等方法论;材料二聚焦鲁迅《祝福》的创作渊源,分析祥林嫂形象的现实原型、佛教故事启发及思想内核,强调文学创作的复杂性与原创性。两文共同揭示:伟大作品既扎根具体经验,又超越时空获得永恒生命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作家通常有一个被读者称为‘故乡’的特殊地方”错误。根据原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保管
  孙 犁
  大官亭贫农团有两位女保管,专管衣服布匹被褥,其中有一位叫刘国花。大官亭地主很多,势派又大,她原是一个女短工,专给地主家拆洗衣服,侍候坐月子什么的。土改以后,人们叫她“刘国花同志”,听那口气儿,实际上还有点轻视她的意思。
  她有五十岁年纪,穿的还是很破烂,头发多半白了,身材瘦小,走起路来脚步细碎。她腰里带着保管股一堆钥匙,钥匙上又系着一个小铜铃,老远走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