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诸城市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6 11:50: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150字。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展现的礼仪与节制,不仅止于形式上的文人风度,更蕴含着深层的对话智慧。他在文中多次运用“蒙教”“见教”等礼貌性用语,以表达对司马光的尊重和敬意。同时,王安石在反驳对方观点时,  ①  ,避免了过度攻击。例如,他用“窃以为”来谦逊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用“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来表达即使自己强行辩解,也未必能得到对方理解的自谦态度。此外,王安石还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来感激司马光的看重,同时表明自己坚持己见的决心。“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不仅表达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深厚敬意和仰慕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书信礼仪中的节制和礼貌。这些表达不仅体现了王安石的个人修养,而且巧妙地平衡了情感与理性,既没有忽视与司马光的个人关系,也没有放弃理性辩论。
  当礼仪的框架建立后,王安石笔锋转向更深邃的情感力量。他在信中所表达的对司马光的尊重和友情,不仅仅是出于礼貌,更是基于对对方人格和智慧的认可。这种尊重建立在对司马光个人品质的深刻理解和赞赏之上,使得王安石的反驳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王安石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情感与政治立场巧妙融合,使得他的辩论更具人性化和说服力。
  在表达政治分歧时,王安石没有选择激烈的言辞,而是以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通过“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这样的表述,  ②  ,也体现了他对这种差异的理解和尊重。礼仪节制与情感共鸣实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构建起对话的合法空间,后者则注入对话的情感温度。王安石深谙庙堂论辩的本质,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缓和了辩论的紧张气氛,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使得读者能够在情感上与王安石产生共鸣,同时理性地思考政治问题。
  辩论的艺术在于精准打击,而非全面开战。他没有选择在每一个细节上与司马光纠缠,而是聚焦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辩护,这表明他更关注维护变法的大局,而非陷入无休止的辩论。这种回应体现了后发优势的策略,他等待司马光的连续攻击后,再集中力量进行有力的反击,这样的战术可以使他的回应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尽管王安石并非无可指摘,但他在变法革新中的坚持和果敢的担当,甚至在遭遇重重阻力时所展现出的百折不回,让我们对他充满由衷的钦佩与无尽的敬仰。这份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认识跨越千年,依旧闪耀着光芒,时刻提醒我们伟大往往孕育于争议之中。正是这种在坚持己见与接受争议之间的张力,塑造了王安石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伟大性,也让后人得以一窥古代政治家们在面对国家困境时的思考深度与决策艰难。
  (节选自王博园《对话与对抗:〈答司马谏议书〉的辩论艺术与政治智慧》)
  材料二:
  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年代,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只有鼓励发表意见,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倾听各方面的真实诉求;只有广开言路,才能在百家争鸣中凝聚执政兴国的强大力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如今,越来越多的干部体会到,中央领导提出的“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善待媒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对司马光个人品质的理解和赞赏,王安石对其进行反驳时,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而非个人恩怨。
  B.尽管王安石并非毫无瑕疵,但他在变法革新中所彰显出的坚持和担当等品质,仍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钦佩。
  C.王安石能够洞悉朝堂辩论的本质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源于其对朝廷复杂局势的精准把控。
  D.当下我们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只有鼓励畅所欲言,才能在喧嚣的舆论场中听见真实心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认可司马光的人格和智慧,在信中表达出对他的尊重和理解,说明两人能求同存异、惺惺相惜。
  B.王安石能使用礼貌性用语回复司马光对变法政策质疑,可见他并非众人口中的执拗之人。
  C.王安石既反驳了司马光攻击的细节,又在关键问题上深入辩驳,这使他的回应既全面又有针对性。
  D.如果我们能够畅通渠道,鼓励多元表达,文明理性发表个人见解,定然能奏响时代进步的和谐乐曲。
  3.在原文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字。(3分)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说明《谏太宗十思疏》说理成功的原因。(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文本一:
  桃花坞(节选)
  王 尧
  方后乐随父母爬到半山坡时,看到祖父母站在门口朝他们招手。方后乐也挥手时,祖父兴致勃勃地下了山坡,拉着方后乐走到了门口。祖母对方后乐说:“我抱不动你了。”祖父说:“我试试。”他用双手把孙子举了起来。
  两个礼拜的相处,方后乐知道祖父在苏州小巷徜徉时和他的感觉是一样的。方黎子对方后乐说:“你晓得吧,我站在乌雀桥上,看粉墙上长出的小草,激动不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