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44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18分)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美景贮( ① )蓄着无穷的力量,给人无尽的享受。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充分领悟了自然风光之美。这些美景有朱自清笔下描摹的朗润的春山、破土而出的小草、热闹争春的繁花、呼朋引伴唱出宛转曲子的鸟儿,以及那些舒活筋骨、抖擞精神的人们;这些美景有老舍笔下描摹的响晴的济南的冬天,山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觉得有了着( ② )落;这些美景有刘湛秋笔下描摹的美丽而娇媚的春雨,热烈而粗ɡuǎnɡ( ③ )的夏雨,使人静mì( ④ )、使人怀想的秋雨,吝啬的淅淅沥沥的冬雨,让人产生了悠远的情思。
(1)给①②两处加点字注音。
(2)根据③④两处拼音填写汉字。
(3)下列选项中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 响晴:响亮的声音,晴朗的天空。
C.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舍不得给别人。
D.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答案】(1)zhù zhuó
(2)犷 谧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
着落:zhuó luò,下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犷:cū guǎng,粗野;粗鲁。粗鲁而豪放。
静谧:jìng mì,安静。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B.有误,响晴:意思是晴朗无云,晴朗高爽。
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D.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B.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C. 《春》的作者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代表作有《匆匆》《背影》《朝花夕拾》等。
D. 古代称谓有敬辞与谦辞的区别,例如令尊、惠存、垂询、劳驾、贵庚都属于敬辞,而家慈、愚兄、拙作、寒舍、鄙人则属于谦辞。
4.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姓名往往包含着大学问,人们在取名字时很多时候会参考古诗文。如有人将名字取作“一帆”,你就知道它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浅显的诗句里蕴含着深深的友情。千百年来,这些诗句感动了无数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递着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论语•学而》)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选自《论语•公冶长》)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