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评估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31 20:38: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330字。

  期末评估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孝,德之始也”,班级开展“行孝之道•践孝之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
  资
  料
  夹   资料一: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探寻它的(zōng jì),你会发现,“孝”这一伦理观念的正式提出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其含义为尊祖敬宗。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进一步 甲 (发展/发现)了“孝文化”。他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单纯的物质满足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敬”,让父母得到人格的 乙 (尊敬/尊重)和精神的(wèi jiè)。他又把行孝和守礼□“孝”与“悌”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总之,孔子提出的“孝”实际上是使孝从宗族伦理转化为家庭伦理。
  资料二: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父母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们给我们的是整个大海,我们应当懂得回报,懂得孝道。何谓孝道——百善孝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怀孝道的人,才能收到善果。
  (1)根据“资料一”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zōng jì)    ②(wèi jiè)   
  (2)“资料一”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追溯(shuò) 悌(dì)
  B.追溯(sù) 悌(dì)
  C.追溯(sù) 悌(tì)
  D.追溯(shuò) 悌(tì)
  (3)从“资料一”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4)“资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  )
  A.设问
  B.反问
  C.拟人
  D.对偶
  (5)在“资料一”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6)根据“资料夹”中的“孝”字的演变探究其本义。(2分)
  字体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字形
  根据左图可知,“孝”是一个会意字,推测本义应为:      
  2.下面是小冀同学围绕“孝”字搜集到的文段。文段中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请你写出调整建议。(2分)
  ①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化被推向安邦治国的高度,即“以孝治天下”。②“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一直延续到清代。③西汉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④可见,当“孝文化”由自身修养扩展到家庭,再延展到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它的内涵也必将发生着许多变化。⑤因此,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孝文化。
  第二部分
  (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品读经典作品时,总有先贤为我们点亮思想的明灯。面对离别,李商隐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①       ”;即使贬官,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仍以明丽秋景,引豪迈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②       ”;虽至暮年,犹思报国的陆游,发出“③       ,④       ”的呐喊。在先贤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子夏所说的“⑤      ,切问而近思”;追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⑥       ”的境界。
  (二)阅读(共18分)
  班级开展“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华夏文明”专题学习活动,小冀同学辑录了有关家风的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