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31 20:03: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480字。

  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中语文
  2024.11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共8分)
  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卖酒为业。有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道士踱到店里讨要酒喝,辛氏没有怠慢,____①____地奉上了一大杯酒。
  道士自此隔三差五到店里讨酒,辛氏也回回以礼相待,如此过了半年。这一天,道士突然对辛氏说,他要送给辛氏一件礼物充抵酒钱。只见道士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橘子皮,随手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画上的仙鹤也是黄色的。店中的客人只要拍手歌唱,黄鹤便会和着曲调在墙上翩翩起舞,在四周景致的(yìng)衬下妙不可言。此事流传开后,游人客官____②____,纷纷付钱观赏黄鹤的奇观,辛氏也因此累积了很多财富。
  半年后,那位道士又来到辛氏酒肆,他拒绝了辛氏的谢礼,取出一支长笛,吹了一首曲子。朵朵白云随着乐曲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也随着白云飞到道士面前,道士便跨上鹤背,乘云飞去,自此人去楼空(yǎo)无消息。
  辛氏为了纪念这位道士,便在酒肆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楼阁,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改为“黄鹤楼”。黄鹤楼逐渐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欢迎,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和”应读为“hè”
  B.“(yìng)衬”应写为“应衬”
  C.“肆”应读为“sì”
  D.“(yǎo)无消息”应写为“杳无消息”
  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低眉顺眼  ②前赴后继
  B.①和颜悦色  ②络绎不绝
  C.①低眉顺眼  ②络绎不绝
  D.①和颜悦色  ②前赴后继
  3.根据上下文,填写句子划线处缺失的内容。(2分)
  只见道士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橘子皮,随手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因为             ,所以画上的仙鹤也是黄色的。
  4.文中“游必于是,宴必于是”中的“是”,在词典中有若干义项,下列义项与文中语境最契合的一项是  (2分)
  A.对的,正确的    B.这,这里
  C.赞同,肯定      D.都是判断动词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共7分)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闻名天下的黄鹤楼胜景成就于此。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①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黄鹤楼变为著名景点,文人墨客纷纷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②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然而由于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③最后一座“清楼”毁于光绪十年,此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