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4470字。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小南同学学习了前三单元的美文后,写下了一些感悟。
学习语文,欣赏自然之美,体悟成长之味。朱自清的春风里酝( )酿着土香草香和花香,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莫怀戚一家在田野里散步时产生了分qí( ),体会到中年人责任的重大。冰心在雨夜徘徊( ),以荷叶喻母亲,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于漪在欣赏山水插图时,仿佛徜徉于浩miǎo( )的梁山水泊间,懂得了形象思维的作用。
(1)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汉字。
分 qí 浩miǎo
(2)选择正确的拼音,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酝(①yùn ②yún)酿
徘徊(①huí ② huái ) ;
(3)仿照小南的任意一句感悟,在下列三个选项中任选一个,仿写一句话。
A.老舍《济南的冬天》
B.泰戈尔《金色花》
C.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二、名句名篇默写
2.同学们在读了课内的诗文后进行了探讨,请帮他们补充完整。
小南:古代先贤们的才思真令人敬佩,名篇佳句流传千古。《论语》中提出学习要讲究方法:“ ,可以为师矣。”曹操远眺沧海,留给我们“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的宏阔境界;王湾停宿北固山下,悟出新旧更替的哲理:“ , 。”
小陵:思乡念友题材的佳句更多!岑参重阳节里吟出“ ,应傍战场开”,借花来发思乡情;李白则将思念好友之情寄托给明月:“ , 。”还有 , ”也属这类名句。
三、选择题
3.小南:我们使用的很多成语,最初也是来自于古诗文,如《<论语>十二章》。我考考你,下列( )句中不含有成语(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小陵: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我也来考考你:下面哪句话用词不当呢( )
A.小红迁入新居,亲朋前去贺喜。小红说:“感谢大家光临寒舍!”
B.老同学十年不见,互聊近况,问:“老同学在何处高就啊?”
C.古时候,用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D.托你的福,我家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四、名著阅读
5.《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阅
读
记
录
卡 A.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B.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