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630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和蔼( ) 徘徊( ) 云 xiāo( ) 分qí( )
雕镂( ) 莅( )临 吞shì( ) 喜出wàng( )外
二、名句名篇默写
2.请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读诗需要将学与思相结合,赏诗中景,悟诗中情。“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在《观沧海》中借助想象之景。展雄心壮志:“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助幕春之景,抒伤感之情;“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借景致的融合变幻,抒离乡的复杂情感;“ ,应傍战场开”,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用独特的意象寄托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 ”,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登城远望之景,为思乡情绪做铺垫;“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一轮落日烘托出浓重的乡愁。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你或许知道,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出土有“汉代三绝”,却未必知道这里还有一条集萃千年文脉的历史轴线——“彭城七里”。
“彭城七里”是徐州正在打造的文化IP,其以彭城路为中轴,南起云龙山脚下的下圆墩遗址,北到故黄河畔的黄楼。这里既有徐州汉代至明代“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的城叠城景观,也有文庙、大同街、城隍庙、回龙窝、快哉亭、户部山等历史文化地标,A(分散 分布)着2片历史文化街区、12片历史地段、45处53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历史建筑,楚汉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均历历在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文脉里的黄楼、快哉亭等B(名胜古迹 名山大川)都与北宋文豪苏轼有关。他在徐州担任知州两年间,留下了探煤冶铁、劝农耕桑、筑堤抗洪等历史佳话和诸多遗存。历史长河漫漫,黄楼几经兴废,1988年重建后于2023年迎来大修,如今巍然挺立,成为这座城市不屈不挠的象征。
眼下,随着“彭城七里”梯次焕新,使千年文脉里的徐州异彩纷呈,美名远扬。
(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分散 分布 名胜古迹 名山大川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四、选择题
4.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表示官职调动,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左迁”表示降职。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即指降职。
B.《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意谦敬之分,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令堂”“赐教”等。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