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身边,写真实感受

作者:xulimail0612|  时间:2004/11/8 17:39: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目前,中学生的作文总是令人担忧。好多中学生作文时不是写自己看到的,自己经历过的,自己感受到的,自己思考过的;而是信手拈来,胡编滥造,人云亦云,信口胡说,在这些学生的作文中,见不到他们的真实的激动和快乐,写出的文章虚无缥缈,毫无生气。
  我认为,作文说到底是学生心灵倾诉和思想表达的场所。“真”、“善”、“美”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根本,自然也是作文成功的三大支点。这其中,“真”又是“善”与“美”的支点,没有了“真”与“美”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叶圣陶老先生所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他的意思是你所写的东西必须是你所经历过的,所感受到的。如果中学生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真切体味现实,去尽情感受人间冷暖,那么,他们笔下的文章一定富有生气。
  其实,我们自身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只要你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你总是能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真实、鲜活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情感,提炼新颖的主题。一位同学写他因急事骑车碰倒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是老奶奶的微笑使他激动不已,永不忘怀。他写到:“微笑,是甜美的,微笑,是早晨最柔和的阳光,是陌生人之间的心理桥梁”,在我们的周围,其实,时时刻刻都被“爱”所包围着,父母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老幼之爱等,滋润着爱的雨露,沐浴着爱的阳光,关键在于你是否能立足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否对你所经历的生活有独到的发现。自己的生活经历,只是给我们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源,但材料不可能自动进入我们的写作,而且写文章还要有个材料选择的问题。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选取的是父亲攀上月台给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因为凝结了作者对深厚博大的父爱的感知,所以才如此催人泪下。鲁迅选取长妈妈为他买《山海经》的事例,发出了“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的真实感受,读来感人至深。
  这样感人至深的文章,都是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并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才有如此的感染力,如果脱离了生活,就是显得苍白无力。只要我们细细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写起,这些“小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章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一位同学写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不能动弹,爸妈不在身边时,我常偷偷流泪,是护士李阿姨带着一脸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走进了我的世界,以后的日子像流水般欢快的流过,在李阿姨灿烂的微笑里,我忘记了病痛,只记得那个夏季充满了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文章,哪一位读者不为之感动呢?
  我们提倡写身边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离开家长里短,儿女情长,我们所强调的是经历过的,有过真情实感和思考的东西,把握住了这些东西,我们的文章就会写得有声有色。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文章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字典词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有力量的话”,老舍的这番话告诉我们只有立足身边选材,并力求做到表达“真诚”,作文就能给人的感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