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何时不再难?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1/12 17:56:22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
  调研发现,受观念、师资以及经费等因素制约,一些地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够,质量也不高
  前不久,教育部组织人员到湖南、湖北、山东、河南进行调研,检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记者参加了湖南省的调研全过程。
  在听取了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关于全省学校体育工作的汇报、召开了有关县市教育局长和一些中小学校长的座谈会后,记者感觉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路程还相当遥远!
  观念及体制 “仍有个升学率压着我们”
  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青少年体能素质包括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都在持续下降。
  记者近年的采访所见是,大多数的高中学校,到了高三基本都是“高考倒计时”,体育课自觉“退位”。而其他一些年级,哪怕是学生们最坐不住最想蹦蹦跳跳的小学阶段,体育课也是可有可无,只要一有活动,被侵占的多是体育课。
  记者随机采访了长沙市某著名高中的文科毕业班学生,全班56个人,除几个体育特长生外,有30多名学生高三整整一年没运动过一次,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没有任何体育特长。
  座谈中有校长反映,100分也好,月薪10000元也罢,没有身体这个“1”,其他都为“0”。但现在的问题是“总有个升学率压着我们”,升学率上不去,谁敢“每天锻炼一小时”啊。有校长说得更生动,教育观念不改变,评价机制不改变,硬要推行“每天一小时”,就如同“头歪了却去扭脖子---找错地了”。
  师资与课时 “课多教师少,体育课难保证”
  从小酷爱文学的易昌胤没有想到,中文专业毕业的他会教体育。易昌胤所在的学校地处长沙,体育教师算是多的---700多名学生有3名专职体育教师,且两名是体育专业毕业。但尽管如此,离“每天锻炼一小时”所需的体育教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全校14个班,其中一、二年级4个班,每周共需上体育课56节,平均每个教师要上课19节,如果包括带课间操、带训练队等,所超的课时就更多了。课多人少,怎么办?“只好放羊或者自习”。一位教师告诉记者。
  在调研中,体育教师配得最多的是一所省级示范校:3600多名学生有12名体育教师。其实,就是这个数字离标准也差得很远。
  “不能增加一些体育教师吗?”一名专家解释,现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小学,教师数都是超编的。即使有编制能进人,也不一定能招得到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即使有体育教师,其整体素质也令人担忧——岳阳市今年8月对全市教师进行业务考试,按学科分,初中英语和体育教师的成绩排在最后。
  在调查中,校长和教师们还反映,按照新课改,体育课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个学期高一开学时发了36本书,按新课改标准都开课的话,哪里有上体育课的时间?”“而且教育行政部门又规定了在校时间,想留着学生在学校锻炼一下都不行。”
  经费和场地 “体卫费取消了,买器材哪来钱”
  “《意见》规定,每年要搞春秋两次运动会,这笔钱哪里来?”湖南华容县教育局局长何宙星说。
  经费和场地,这可能是目前制约“每天一小时”的最大瓶颈所在。
  不是有公用经费吗?是,但湖南实行“一费制”后公用经费的标准是小学70元/年,中学90元/年,包含的项目有几十个,体育能占多少份额?即便10%用于体育,一所千人校一年也才七八千元,这点钱,要添置器材、开运动会、训练运动队、发放体育教师课时补贴、服装补贴,哪里够用?何况公用经费里到底要拿多少用于体育,也根本没个规定,在许多学校许多地方,基本就是零。
  “过去还有6元钱的体卫费,现在连这个也取消了。”岳阳市14中校长反映,全校器材配齐要20万元,即使一咬牙添置齐了,体育器材又易耗,下次补添的钱哪里来?
  临湘二中是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优秀试点校,也是湖南有名的体育特色学校,曾经培养出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冠军。但就是这样一所立志打造农村学校体育品牌的特色校,3600多名学生,一年的体育教育经费也才5万多元,而且到目前为止,连一个体育馆都没有。上个世纪70年代师生们自制的120只栏架、50支竹竿标枪、200个铝铁饼、100个铅球,至今还在“服役”。
  安全是个问题 “剧烈一点的活动都不敢进行”
  岳阳市12中校长黄金星十分赞同“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正是这“一小时”让他最近烦恼不已。上个学期两个男生在“一小时”时打篮球相碰,其中一个成了七级伤残,这个学生把学校和另一个男生告到法院,黄金星还得准备上法庭。
  岳阳市一中副校长陈铁义介绍说,去年校运会一个高三学生跨栏大腿骨折,此后学校就再也不敢搞跨栏比赛了,对抗性的足球赛也不敢搞了。汨罗市一中一学生上体育课不按要求自己活动,按说受伤了不是学校的责任,但学校还是赔了2万元钱。
  岳阳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附小的一个教师更惨,根本不是体育教师,却因为班上一个学生在体育课时与同学嬉戏磕断了门牙,而遭到家长的追打。
  “学校成了‘无限责任公司’,每天锻炼一小时,总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受伤了,谁担得起这个责任?又都是独生子女。”
  当然也有做得好的,比如汨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评优一票否决;每年初中毕业的升学考试也坚持考体育,今年实行等级制,则将体育的40分满分平均分到其他5门学科,体育得分将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等,但毕竟这样的地方和学校太少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